在贾瑞看来,这个策略其实就是一种幼稚的理想主义。

    在实力不如人的情况下,作为权宜之计,未尝不可。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通过收买和示好,就能让周边的蛮夷们心慕中土?主动归附?

    效果如何且不说,光是付出的代价,就难以承受。

    最后的结果,就是求得一时平安,但百姓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国家之间的竞赛,从来讲究的就是利益和硬实力,靠这些东西,即使有作用,也非常有限。

    就目前的大德帝国来说,北方的鞑靼威胁最大。

    朝中不少人,尤其是以西林派大臣为代表的势力,就主张这一点。

    具体的就是互市通商,每年给鞑靼一笔钱,甚至和亲,换取双方和平相处。

    接下来又讨论申商之术。

    马福山知道这是申不害和商鞅,但是对两人的变法内容知道的不多。

    胡杏山和陈文祥干脆连申不害和商鞅这两个人物都没有解读出来。更谈不上了解他们的变法内容。

    审题都有审不明白,想写出好文章来,更是不可能,只能胡说八道,最后的结果就是文不对题。

    贾雨村又问了贾瑞文章的构思,最后没有作出评价。

    不是他认为贾瑞的文章不好,而是文章写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