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成立的时间不长,这些修造船厂中,没有一家是直接属于临港经济开发区的,虽然说外轮航修厂与船舶修造厂是设立在临港经济开发区的辖区内。但是前者隶属港务局管辖,后者则隶属市航运局企业。
包飞扬的想法是整合全海州市的造船力量,择优与山水集团进行合资,打造一家技术和管理水平都过硬的造船公司,哪怕只是制造轮船的中间件,也能带动海州造船能力的提升,完善造船产业配套环境。
市委书记薛绍华听过包飞扬的计划后,对此也比较支持。不管有没有可能与韩国山水集团的合资在海州市兴建一座新的造船厂。单单从事对海州的造船力量进行整理合并,并提高振兴造船产业对海州市来说都是一个可行的方向。海州市作为港口城市。拥有优良的深水岸线,却没有自己拿出的手的造船产业,显然是一种极度的浪费。
包飞扬整合全市造船业的设想虽然得到市委书记薛绍华的支持,并不意味着这个计划就能够顺利做成。海州市这几家造船厂涉及到好几个不同的部门,如何将这些有着不同利益诉求的企业都捏合起来,统一进行整合。就涉及到对不同部门的利益整合,这必然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而且在海州市来讲,虽然说薛绍华很高,但是经济领域的工作毕竟是由市政府负责,主持政府工作的陈玉清市长的态度也非常重要。
因此。包飞扬结束和薛绍华的通话以后,看了看时间,便拿起公文包,走出办公室。他昨天已经和市长办公室约好,今天要过去向海州市市长陈玉清汇报工作。
在陈玉清的办公室门外,包飞扬并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权,虽然他已经有过预约,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坐在外面的市长秘书办公室,足足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得以进入陈玉清的办公室。
陈玉清年纪不大,今年四十三岁,四十出头就能做到实职正厅,而且还是个女性,可见平时并不太张扬和高调的陈玉清的身上必有过人之处。事实上做事一向干练果断的陈玉清在江北官场上也有铁娘子的称号,早年她曾经在纪委部门工作,担任过淮城市淮东县纪委书记,当年震动一时的淮东窝案发生后,陈玉清抓住机会顺势上位,担任淮东县县委副书记,后来任代理县长,之后县长、县委书记、副市长,到海州市长,这仕途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迈得很扎实,而且晋升的速度很快。
纵观陈玉清的官场生涯,淮东县可谓是她的最初的发迹之地,陈玉清被省里委派去淮东县任职之后不久,省纪委就开始牵头调查淮东县官员案,可见派陈玉清去淮东县是省里早已经计划好的,陈玉清则是省里在淮东县布的一枚棋子。而后随着案情的进展,情况有些出乎省里预料,而陈玉清则表现她雷厉风行的铁腕,得以代理县长一职,并因在之后的工作表现出色成功转正。
当时淮东县情况十分复杂,淮东县委书记由淮城市委副书记蒋长峰兼任,蒋长峰再兼了一年多县委书记之后,卸去淮东县委书记一职。陈玉清顺势接替蒋长峰卸下的淮东县委书记,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从省纪委的一名副处级纪检干部,迈过了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到代县长、县长几个台阶,乃至最后出任淮东县委书记,成为主政一方的实权官员,为自己的仕途迈出极为重要的一步,并为她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后陈玉清升任淮城市副市长,之后又再到调海州市担任市长。她在县委书记与副市长的任上都没有干满一届,堪称是一路坐直升飞机升任到现在海州市市长的位置,升职速度令人咋舌。
陈玉清比海州市委书记薛绍华稍晚到海州任职,作为两个海州市的主要领导,陈玉清和薛绍华的施政理念并不一样。市委书记薛绍华认为应该充分发挥海州临港的优势,重点发展临港开发区,使其成为海州湾经济带的龙头,这一点与包飞扬对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未来发展整体的产业规划不谋而合,所以薛绍华也一直大力支持包飞扬的工作。而市长陈玉清则认为海州北面有琴岛港。南边有沪城港,海州港要想跟它们这两大港口竞争,就必须充分利用穿越过海州市之中的亚欧铁路的作用,充分发挥路桥经济带桥头堡的作用。
两个人的想法其实中间也有互通的地方,无论是强调海州湾,还是强调欧亚铁路,都必须利用海州港的优势。不过两个人的着眼点又不同,薛绍华是想依托优良的深港港口优势发展临港大工业。由此来带动海州港的兴起与对周边的经济辐射能力,因此着眼于钢铁、炼化、造船、电力等临港重型大工业。而陈玉清则希望利用欧亚铁路的优势。发展纺织、机电、电子、机械加工等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一方面利用沿线的资源,利用华夏比较低廉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和产品出口,另外一方面则利用海州的地理和交通优势,将生产的产品输送到内地各个城市,陈玉清认为这样做更切合海州的实际。而不是好大喜功,不从实际出发,就想上一些大项目。
在前两年,薛绍华一方面争取引进大项目,施行自己对海州发展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也支持市长陈玉清发展她的加工制造路线,毕竟政府主管经济事务,直接的影响更大。但是两人也经常会因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工作中一些选择问题发生冲突,说起来海州市的这两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其实关系并不算是很融洽。纵观历史成绩,海州过去两年发展的情况还算不错,但是距离薛绍华和陈玉清两人预计中理想的目标都有明显的差距,无论是临港工业还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规模都不尽如人意,两人都认为是对方施政理念拖了海州市经济发展的后腿,导致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不过薛绍华到底是海州市一把手,从政经验又比较丰富,逐渐在海州市掌控了主要局面。他几次三番地找江北省省委书记王虹锋,将包飞扬从望海县要了过来但是海州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主任就是对其已经在海州政坛占据上风的最好证明。薛绍华也正是准备倚靠包飞扬这个被自己好不容易挖来的这个能力出众的人才,在临港工业项目上大干一场。对这次组团赴东南亚进行招商工作,薛绍华也寄予了厚望,正是他力排众议,给了开发区三个宝贵的名额。只是薛绍华没有想到,在包飞扬带队下,临港经济开发区到东南亚招商的成绩会那么惨淡。
“小包,听说你今年还不满二十五周岁?”陈玉清坐在办公桌后面,微微抬起头,表情非常严肃地看着包飞扬。
包飞扬的想法是整合全海州市的造船力量,择优与山水集团进行合资,打造一家技术和管理水平都过硬的造船公司,哪怕只是制造轮船的中间件,也能带动海州造船能力的提升,完善造船产业配套环境。
市委书记薛绍华听过包飞扬的计划后,对此也比较支持。不管有没有可能与韩国山水集团的合资在海州市兴建一座新的造船厂。单单从事对海州的造船力量进行整理合并,并提高振兴造船产业对海州市来说都是一个可行的方向。海州市作为港口城市。拥有优良的深水岸线,却没有自己拿出的手的造船产业,显然是一种极度的浪费。
包飞扬整合全市造船业的设想虽然得到市委书记薛绍华的支持,并不意味着这个计划就能够顺利做成。海州市这几家造船厂涉及到好几个不同的部门,如何将这些有着不同利益诉求的企业都捏合起来,统一进行整合。就涉及到对不同部门的利益整合,这必然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而且在海州市来讲,虽然说薛绍华很高,但是经济领域的工作毕竟是由市政府负责,主持政府工作的陈玉清市长的态度也非常重要。
因此。包飞扬结束和薛绍华的通话以后,看了看时间,便拿起公文包,走出办公室。他昨天已经和市长办公室约好,今天要过去向海州市市长陈玉清汇报工作。
在陈玉清的办公室门外,包飞扬并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权,虽然他已经有过预约,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坐在外面的市长秘书办公室,足足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得以进入陈玉清的办公室。
陈玉清年纪不大,今年四十三岁,四十出头就能做到实职正厅,而且还是个女性,可见平时并不太张扬和高调的陈玉清的身上必有过人之处。事实上做事一向干练果断的陈玉清在江北官场上也有铁娘子的称号,早年她曾经在纪委部门工作,担任过淮城市淮东县纪委书记,当年震动一时的淮东窝案发生后,陈玉清抓住机会顺势上位,担任淮东县县委副书记,后来任代理县长,之后县长、县委书记、副市长,到海州市长,这仕途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迈得很扎实,而且晋升的速度很快。
纵观陈玉清的官场生涯,淮东县可谓是她的最初的发迹之地,陈玉清被省里委派去淮东县任职之后不久,省纪委就开始牵头调查淮东县官员案,可见派陈玉清去淮东县是省里早已经计划好的,陈玉清则是省里在淮东县布的一枚棋子。而后随着案情的进展,情况有些出乎省里预料,而陈玉清则表现她雷厉风行的铁腕,得以代理县长一职,并因在之后的工作表现出色成功转正。
当时淮东县情况十分复杂,淮东县委书记由淮城市委副书记蒋长峰兼任,蒋长峰再兼了一年多县委书记之后,卸去淮东县委书记一职。陈玉清顺势接替蒋长峰卸下的淮东县委书记,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从省纪委的一名副处级纪检干部,迈过了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到代县长、县长几个台阶,乃至最后出任淮东县委书记,成为主政一方的实权官员,为自己的仕途迈出极为重要的一步,并为她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后陈玉清升任淮城市副市长,之后又再到调海州市担任市长。她在县委书记与副市长的任上都没有干满一届,堪称是一路坐直升飞机升任到现在海州市市长的位置,升职速度令人咋舌。
陈玉清比海州市委书记薛绍华稍晚到海州任职,作为两个海州市的主要领导,陈玉清和薛绍华的施政理念并不一样。市委书记薛绍华认为应该充分发挥海州临港的优势,重点发展临港开发区,使其成为海州湾经济带的龙头,这一点与包飞扬对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未来发展整体的产业规划不谋而合,所以薛绍华也一直大力支持包飞扬的工作。而市长陈玉清则认为海州北面有琴岛港。南边有沪城港,海州港要想跟它们这两大港口竞争,就必须充分利用穿越过海州市之中的亚欧铁路的作用,充分发挥路桥经济带桥头堡的作用。
两个人的想法其实中间也有互通的地方,无论是强调海州湾,还是强调欧亚铁路,都必须利用海州港的优势。不过两个人的着眼点又不同,薛绍华是想依托优良的深港港口优势发展临港大工业。由此来带动海州港的兴起与对周边的经济辐射能力,因此着眼于钢铁、炼化、造船、电力等临港重型大工业。而陈玉清则希望利用欧亚铁路的优势。发展纺织、机电、电子、机械加工等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一方面利用沿线的资源,利用华夏比较低廉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和产品出口,另外一方面则利用海州的地理和交通优势,将生产的产品输送到内地各个城市,陈玉清认为这样做更切合海州的实际。而不是好大喜功,不从实际出发,就想上一些大项目。
在前两年,薛绍华一方面争取引进大项目,施行自己对海州发展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也支持市长陈玉清发展她的加工制造路线,毕竟政府主管经济事务,直接的影响更大。但是两人也经常会因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工作中一些选择问题发生冲突,说起来海州市的这两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其实关系并不算是很融洽。纵观历史成绩,海州过去两年发展的情况还算不错,但是距离薛绍华和陈玉清两人预计中理想的目标都有明显的差距,无论是临港工业还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规模都不尽如人意,两人都认为是对方施政理念拖了海州市经济发展的后腿,导致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不过薛绍华到底是海州市一把手,从政经验又比较丰富,逐渐在海州市掌控了主要局面。他几次三番地找江北省省委书记王虹锋,将包飞扬从望海县要了过来但是海州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主任就是对其已经在海州政坛占据上风的最好证明。薛绍华也正是准备倚靠包飞扬这个被自己好不容易挖来的这个能力出众的人才,在临港工业项目上大干一场。对这次组团赴东南亚进行招商工作,薛绍华也寄予了厚望,正是他力排众议,给了开发区三个宝贵的名额。只是薛绍华没有想到,在包飞扬带队下,临港经济开发区到东南亚招商的成绩会那么惨淡。
“小包,听说你今年还不满二十五周岁?”陈玉清坐在办公桌后面,微微抬起头,表情非常严肃地看着包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