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留下来的,集中整训,编入秦军战斗序列。

    不愿意继续打仗的,安排到巴中、陇西地区军垦,三年後,可以自由选择,或归乡、或落籍为民。

    後面的俘虏们听了,简直不敢相信,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要知道这样,咱早就投降了。

    到底发生了什麽?

    原来,王贲在出徵前,秦王赢高召集群臣,特别为秦军,颁下一项重要的命令——优待俘虏。

    这项王令之所以特别,是基於实行了一百五十年的,自秦孝公开始的“奖励军功”而言。

    商鞅推行的靠人头确认军功,进行奖励的法令,确实能够激励大秦锐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嗜杀、lAn杀的後果。

    甚至常有秦军士卒,为抢夺敌军人头,出现杀戮对方民夫和徒役等弄虚作假的现象。

    尤其是,长平一战,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後,大秦上下,军士们往往津津乐道於杀了多少敌人,砍了多少人头。

    所以,在战场上,常常有一些敌方士卒,已经投降,却被赶过来的锐士们,争相砍了头。

    也难怪如此。

    如果让一个锐士挟着俘虏战斗,既耽误多砍人头,又不能多折算业绩,被这样的考核标准驱使,无形中,使许多本以放下武器的敌军,大多被冤杀。

    但这不是秦王赢高想要的。

    当此时,冷兵器时代,农耕为主的华夏,士兵多是农民,农民就是生产力。屠灭和杀俘,对於力主华夏一统的赢高来说,无异於自毁长城。

    就像秦王赢高对众臣们分析的那样。

    秦在灭六国过程中,遇到最大的敌手,征服起来最难的,就是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