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崇祯开玩笑的数落徐光启,宋应星上前躬身道:“回圣上,非是徐大人不想上奏陛下,乃是因为,此物还在改进之中,徐大人第一次做出来的一窝蜂,只能射到不足一百二十米的距离,而且爆炸威力也不足。经过徐大人的几次改进,现在一窝蜂的发射距离勉强能到三百米,但是爆炸威力还是有待提高。是以徐大人才没有让为臣上奏陛下。”

    崇祯笑着对宋应星说道:“原来如此,是朕唐突徐老了,还望徐老莫怪。”徐光启听崇祯这样说,赶紧吓得就要跪倒谢罪,崇祯却一把拉住徐光启道:“徐老,这是作甚?朕没有怪你。还有,以后无论任何场合,朕都特准徐老见驾不跪。”徐光启感动的老泪纵横,躬身行礼说道:“老臣已是耄耋之年,还能得圣上如此恩宠,老臣愧不敢当啊。”崇祯却笑着对徐光启说道:“徐老说哪里话,徐老乃我大明之栋梁之才,虽已耄耋,却仍为大明鞠躬尽瘁,朕如何能不厚待徐老。难道朕是那薄情寡恩之君么?”徐光启赶紧说:“圣上乃爱民勤政的明君,老臣只是觉得愧对圣上的厚恩,是以……”还不等徐光启说完,崇祯就打断道:“徐老勿要再谦,朕说徐老当得便当得。”

    安抚了徐光启,崇祯才又说道:“一窝蜂的射程不够,那便改成两联装的么,加大装药量,说不定就能做到了。”崇祯以为这样说便能安慰徐光启,谁知道徐光启却躬身说道:“启禀圣上,这单筒的,老臣已经试制成功,只是老臣以为单筒的携带不甚方便。若是联装,则携带方便,后勤供应亦会便捷。”崇祯听后大喜,好啊,原来自己所说的大双响爆竹已经被徐光启搞出来,这老家伙竟然嫌单个的麻烦,竟然要搞多联装的。

    崇祯急切的问道:“徐老,敢问这单筒装的发射距离是多少?”徐光启赶紧躬身回道:“启禀圣上,这单筒的最大发射距离为千余米,最少也有近九百米。”

    崇祯在心中默默盘算,这玩意的攻击距离大概是九百米左右。这样一来,攻击距离远的有火炮,中远距离有这种火箭炮,中今距离有步枪,现在只差近身肉搏的武器了。按正常来说,步枪应该配有刺刀,只是不知道毕懋康有没有给步枪配刺刀,而且也要通知京营新兵,要立即展开刺刀拼刺训练了。

    兴奋的崇祯对徐光启道:“如此,朕后日便一同观摩徐老的单筒火箭吧。对了毕爱卿,朕记得给你的步枪资料里,可是有一种随步枪一同配置的刺刀来着,不知爱卿可有制作?”毕懋康听崇祯问刺刀的事,便急忙上前几步,拱手回答道:“回圣上,刺刀只是,臣观之比较简单,所以已经命人以新种钢材锻造,估计也是快要制作完成了,不会耽误圣上装备京营新军。”

    崇祯听毕懋康的汇报后才说道:“如此便好。那么朕就后日再来。”说完便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的回了紫禁城。

    可是还不等崇祯一行回到紫禁城,远处便有一骑飞奔而至。来到近前,那骑士翻身下马,高声奏报道:“启禀圣上,八百里加急,河南汝州大旱,赤地千里,汝州知州周斌派人上报,请求朝廷赈济。”

    崇祯闻言吩咐王承恩道:“派人传内阁众臣及户部和工部尚书乾清宫议事。”

    一个时辰后的乾清宫,回到紫禁城的崇祯及陆续赶来的一众大臣,已经知道河南汝州大旱。崇祯对一众大臣问道:“众位爱卿,汝州大旱,各位以为该如何处置?”户部尚书毕自严躬身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应立即着汝州知州周斌立即开仓赈济灾民,同时应调拨国库存粮五万石,支援汝州。”崇祯嗯了一声,说道:“准!五万石恐怕有所不足,这样,再加五万石,共十万石,户部即刻从国库调拨赈灾!”韩爌也躬身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还需着工部派人前往汝州,打井饮水,修建水渠,尽力补救。”崇祯也是点了点头说道:“嗯,工部周士朴,你立即着人去办!”工部尚书周士朴闻言应诺。

    崇祯见忠臣计议已定,又接着说道:“即日起,清查大明所有农村粮仓,发现有亏空者,一律问斩,夷九族!令户部大明各地粮仓一律备满足够百姓实用三年之粮,各地如有短缺,可由漕运补足。”

    崇祯这番话说完,在场的大臣都是一惊。户部毕自严躬身说道:“启禀圣上,要大明各地粮仓备足三年粮食,恐怕力有未逮,现下我大明西北时常受灾,赈济灾民之粮食已是捉襟见肘,如今圣上又要如此,只怕……”毕自严没有说下去,崇祯已经知道毕自严的意思,便对毕自严说道:“朕知道西北连年灾祸,然,朕已经名人从南洋收购粮食,不是就会运回大明。另外,亦可由官府从江浙富庶之地,调运粮食充入西北,如此,应可无虞。”

    毕自严听崇祯这样说也无可反驳,只是说道:“圣上英明。”崇祯转身对王承恩说道:“通知东厂,暗中排查各地粮仓,要不定期的排查,发现有敢对粮仓下手者,不必等到秋后,一律斩立决,夷九族!同时,把朕的旨意传诏天下,朕要让百官和天下百姓知道,敢动百姓的保命粮者,即是对朕之不忠,对大明百姓不义,朕绝不轻饶!”王承恩急忙躬身应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