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服是正红色的,绣了九只金凤,看起来虽不及黑色礼服庄重,却是华丽异常,凤冠上是六龙三凤冠,龙是金丝掐制,凤凰是翠鸟羽毛制成。

    龙嘴里垂下许多珍珠宝石,龙凤之间还有一些翠蓝花叶。凤冠的下部有两排以红、蓝宝石为中心,用珍珠围成的小圆圈。凤冠后面垂着六条叶状的装饰物,上面满是珍珠和宝石。

    凤冠上的翠蓝部分均使用翠鸟的羽毛制成,看起来能把人的眼睛晃花了。

    在妇女中,仍有人使用传统深衣制,但形式与早期有较明显的差异。此时,深衣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衣服的下摆部位,将下摆裁制成三角,上宽下尖,层层相叠,叫做“髾”。

    后来,这种髾去掉了长可拽地的飘带,将尖角的“燕尾”大大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

    两侧及佛教故事的下方,往往有一行行排列整齐的男女,小的仅有数寸,高的竟达几尺。他们中间有权势显赫的官吏,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

    这些人物,都为修造洞窟出过资金,他们把自己的形象画在壁上,表示该窟的菩萨佛像都由他们供养,所以被称为窟主,也被称为供养人。

    总结来说,就是对襟、束腰,衣袖宽大,袖口缀有一块不同颜色的贴袖,下着条纹间色裙。当时妇女的下裳,除穿间色裙外,还有其他裙饰。

    太子之妃服装,有絳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名色。可见女裙的制作已很精致,质料颜色也各不相同。

    这时期妇女服饰和男子服饰既相似又较庞杂,大抵承继遗俗,有衫、袄、襦、裙之制,样式以宽博为主。

    衣衫用对襟为多,领、袖均缘边,袖口缀有一块不同颜色的贴袖,下著条纹间色裙,腰用帛带系扎,衣裙之间还有一条围裳,以便束腰。除此外,还有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

    北方则喜欢窄袖紧身的衫襦,帔子也是这时妇女服饰的特点,它一直流传到后来,仍被广泛采用。

    妇女还有穿裲裆,起先一般多将它穿在里面,后来才穿在交领衫袄之外。妇女也有穿袴褶的,值得注意的是,凡穿袴褶的妇女,头上往往戴有笼冠,身上有时还穿裲裆,与同时期的男子装束一样。

    还有穿对襟长衫的。妇女的裤,一种是带条纹的小口裤,较窄瘦,是少数民族服装式样,曾一度流行于士庶女子或婢仆之中,后来,贵族女子由于时兴胡服,也多著这种裤。

    另一种是比较宽阔的大口裤,北方妇女穿此裤时,都把裤腿上提于膝下,用丝带系缚,这种方式大多为劳动妇女或婢仆等所喜用。

    采桑妇女穿袍服、围裳,百姓女子穿上俭下丰服装,后来则是百姓妇女梳丫髻、穿宽袖短衣、长裙,侍女梳环髻、穿对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