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承羽若有所思地望向北面,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的迷茫开始逐渐消失。
“既然逃不掉,何不放手一搏,终结这场灾难!”苏承羽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纵然此时清军势头极猛,但我知道历史的走向,有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加上皇亲的身份,胜负还未曾可知!”
他又想起了前世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一幕幕的屈辱的历史在脑海中浮现。如果击败满清让大明得以延续,一个汉族统治的华夏,这些悲惨的历史很可能就不会发生!
历史上,清廷一直无视甚至阻扰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科技停滞,他们的骑射才能始终占据优势,方便镇压汉人的反抗。
中国自此与西方的科技差距越来越大,直到经历百年耻辱之后国人才开始艰难地追赶西方,其中付出的代价也只有中国人自己知道。
实际上十七世纪初的大明在科学技术方面并不落后欧洲多少,假以时日极有可能转变为近代科学,尤其有自己这个现代人指点,工业革命恐怕都轮不到欧洲人。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既然自己有机会让这一切重来……
苏承羽沉默良久,猛然用力攥紧双拳,从牙缝里迸出几个字,“大明,不能亡,不会亡!”
既然决定了要大干一场,他便很快抛开所有其他想法,开始集中精力思忖拯救大明的办法。
“乱世之下,军力才是决定性因素。”他思忖道,“而打仗无非三个要素——钱、人、武器。”
想到这里,苏承羽唏嘘不已,时下大明恰恰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了最差,否则以大明庞大的体量,怎会被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后金灭亡。
首先,明末的税收政策极不合理——士绅阶层不纳税。于是大量地主、富商都挂靠在士绅名下逃避税收,导致税收压力几乎全落在自耕农身上。
由于烽烟四起,朝廷不断提高税率支付军费,最后沉重的税收使得大量农民破产。农民破产带来的是朝廷税收崩溃,政府财政破产。
其次,明军的卫所制相当于“农垦兵团”,战斗力本就一般,加上军官不断强夺士兵土地,“农垦”没了,却还得上前线拼命。穷困潦倒的部队无可避免地士气低落、军纪极度败坏,打起仗来一触即溃,抢劫老百姓的时候却比流寇和清军还猛。
虽然后来朝廷也积极采取募兵制,但可怜的财政根本发不出军饷。严重欠饷导致招募的军人哗变、抢劫、投降频发,甚至比卫所兵还不堪。
最后,在武器方面大明通过学习欧洲和自己创新,也搞了不少先进武器。但官员思想守旧,加上穷逼朝廷也没钱造新装备,导致大量明军还拿着上个世纪的火门枪作战,这能打胜仗才见鬼了。
“既然逃不掉,何不放手一搏,终结这场灾难!”苏承羽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纵然此时清军势头极猛,但我知道历史的走向,有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加上皇亲的身份,胜负还未曾可知!”
他又想起了前世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一幕幕的屈辱的历史在脑海中浮现。如果击败满清让大明得以延续,一个汉族统治的华夏,这些悲惨的历史很可能就不会发生!
历史上,清廷一直无视甚至阻扰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科技停滞,他们的骑射才能始终占据优势,方便镇压汉人的反抗。
中国自此与西方的科技差距越来越大,直到经历百年耻辱之后国人才开始艰难地追赶西方,其中付出的代价也只有中国人自己知道。
实际上十七世纪初的大明在科学技术方面并不落后欧洲多少,假以时日极有可能转变为近代科学,尤其有自己这个现代人指点,工业革命恐怕都轮不到欧洲人。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既然自己有机会让这一切重来……
苏承羽沉默良久,猛然用力攥紧双拳,从牙缝里迸出几个字,“大明,不能亡,不会亡!”
既然决定了要大干一场,他便很快抛开所有其他想法,开始集中精力思忖拯救大明的办法。
“乱世之下,军力才是决定性因素。”他思忖道,“而打仗无非三个要素——钱、人、武器。”
想到这里,苏承羽唏嘘不已,时下大明恰恰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了最差,否则以大明庞大的体量,怎会被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后金灭亡。
首先,明末的税收政策极不合理——士绅阶层不纳税。于是大量地主、富商都挂靠在士绅名下逃避税收,导致税收压力几乎全落在自耕农身上。
由于烽烟四起,朝廷不断提高税率支付军费,最后沉重的税收使得大量农民破产。农民破产带来的是朝廷税收崩溃,政府财政破产。
其次,明军的卫所制相当于“农垦兵团”,战斗力本就一般,加上军官不断强夺士兵土地,“农垦”没了,却还得上前线拼命。穷困潦倒的部队无可避免地士气低落、军纪极度败坏,打起仗来一触即溃,抢劫老百姓的时候却比流寇和清军还猛。
虽然后来朝廷也积极采取募兵制,但可怜的财政根本发不出军饷。严重欠饷导致招募的军人哗变、抢劫、投降频发,甚至比卫所兵还不堪。
最后,在武器方面大明通过学习欧洲和自己创新,也搞了不少先进武器。但官员思想守旧,加上穷逼朝廷也没钱造新装备,导致大量明军还拿着上个世纪的火门枪作战,这能打胜仗才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