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渠竟然这么复杂,韩绛不太懂土木工程,纯粹就是好奇一问:

    “那架起来呢?”

    工长其实解释的也不够细,引水渠为了保证水质,工艺复杂的比说起来更多。

    对于韩绛问的,他也挑简单重点回答。

    “架起来省,架子搭好用就烧的硬陶或是全管,或是半管,架子花费不了多少,陶管是咱严州自已烧制的。有人也说,硬陶管埋在土里引水,可试了试,埋深了打水难,埋浅了马车压的多了,容易坏。”

    韩绛听懂了,一切还是材料的问题。

    穿越前,进水用的铁管道,排水用的是水泥管。当下自已的白玉坊若用铁管道,不说加压、阀门,只说管道用到的铁数量上都没有办法满足,更何况铁管制作估计成本巨大。

    工长又说了:“白玉坊内有位秀才说,几千年前周时就陶管埋在地下,还给画了图。咱们也试过那时的方法。”

    “如何?”

    工长想了想回答:“咱是粗人,不好说读书人的不好,可没用。水太小,白玉坊吃用每天用水要很多。”

    韩绛不太懂周朝是不是有,但肯定那个时候城市用水量没办法和现在比。“了解,下次可以这样说,那是傻读书的,时代在进步。”

    工长咧嘴笑了笑,没接这话。

    韩绛打算明天去白玉坊工地看看,给工长又交待几句自已新宅的要求之后,便回去休息了。

    回屋转了一圈,总感觉屋里少点什么,韩绛又出来去见韩同卿。

    那只宋代韩绛版的超高成本冷链箱已经送到了韩同卿这里,韩绛倒的时候箱子并没有被打开,而是存在地下室中。

    “兄长不试试我送来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