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所有人都这样,那确实是什么小冰河期,粮食大面积减产和国家需要钱打仗而导致的。

    可是……

    面对着以前从未见过的卖人场景,秦卫宁自然而然的就在心中思考起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明末问题。

    他继续迈步向前,走上青石板路,眼前是一条二十余丈宽的大河。

    凭着脑子里的地理知识,他猜这应该就是有名的外秦淮河。

    河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不少豪华的画舫,夹杂在一条条载货小舟和载人乌篷船当中慢慢漂流,偶尔看见衣着华贵的男子,携着美丽的女人出现在船头,伸手对着远处指点。

    外秦淮河两岸,琉璃盖顶,飞檐翘角,宏伟壮丽的几层高酒楼一座连着一座,文人骚客临窗而立,醉把栏杆拍遍。

    十里秦淮之奢华气,仅在南京城外的秦淮河一小段上,就已显露无疑。

    “总有人说明末百姓困顿的原因是连年天灾和三饷加派,但天下的财富本是可以共同分配的,何以有人能在勾栏酒肆豪掷千金,有人就要易子而食?无非又是一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罢了。”

    秦卫宁站在原地暗自思付了一阵儿,然后摇了摇头,便毅然走上了眼前的石拱桥。

    他倒并不像蓝星对利益集团有着莫名其妙的深仇大恨一样,满脑子都想着要革利益集团的命。

    但他也是来自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后世国家。

    其被现代教育培养成的道德与价值观念,本能的看不下去这种穷的穷死,富的富死的场景。

    古代即使没有民族同胞的概念,但执政者口中不都喊着为民谋福吗?

    读书人念的书里不都写着为生民立命吗?

    怎么就成了这个鬼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