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月票!求推荐票!

    ——————

    这五百亿美元,对于今后索马里的发展,有着极高的促进作用。用雪中送炭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用直白一点的话来说,有了这五百亿,李岚最少可以少奋斗一年的时间。而这一年,对于索马里是最关键的。

    如今百废待兴,要是有了这五百亿美元,完全可以调动起千万索马里人的建设热情。

    五百亿美元,换成索马里先令的话,按照索马里政府控制的国际货币兑换机制,在政府信用保证的情况下,可以换成四千亿索马里先令。

    而目前,索马里的人均年收入,只有一万六千索马里先令左右。这四千亿索马里先令,就等于两年多的索马里人均总收入。

    至于索马里先令和美元之间的兑换率,那就需要索马里政府方面的调控。

    索马里先令兑美元的汇率为什么是一美元兑换八块。其实真要说清楚,恐怕即使是格林斯潘也难做到,毕竟在过去200年里或者更远一点,4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提出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的时候就开始讨论货币币值的问题了,甚至于德国的西美尔还把货币问题提高到哲学的角度,这么多人讨论这个问题,各种理论也层出不穷,所有具体该怎么说,谁也说不清楚。

    最早,一个国家的货币(纸币)的相对价值是由这个国家的黄金储备量来决定的,称为金本位体制。这种状况从15、16世纪。世界上出现纸币开始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叶,那时候,那个国家的黄金多,那个国家的货币就值钱--无论是金属铸币还是银行券、纸币。事实上当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哪个国家的能源多,那个国家的货币也会变得比较值钱,中东那些产油国的货币币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美国的经济实力最强大,美元和黄金强制挂钩固定,约定其兑换率为1盎司黄金兑换28美元。其它货币也和美元挂钩(实际上都是和黄金挂钩了)。这形成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即以美元为主体的全球货币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回复,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体制。一开始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汇率是根据国际贸易的需求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价格上变动的。

    后来。大家认为这样也不符合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采用购买力平价来确定货币的汇率,当然购买力平价理论只能从理论上来阐述货币应有的汇率,市场汇率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购买力平价理论被新古典贸易理论所代替(贸易、利率差、央行票据量综合评判)所代替。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金融市场交易理论被迅速建立起来,这包括了对效率市场理论(市场包容一切理论)的重新定义和实践验证,期权定价理论模型的建立和实践验证,也包括了现代银行和全球金融的管理理论,这个时候市场汇率的决定,往往取决于两个方面:

    第一,货币发行当局对货币的强制汇率定价以及在这个定价上许可的波动范围,如华元、新台币、港币、马来西亚林吉特、阿根廷比索等等,虽然这些货币不可流通,但是在贸易条件下他们还是要有兑换的。至于完全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例如日元、欧元、英镑等等,虽然他们的发行当局没有强制制定汇率以及汇率的波动区间,但是他们都会有个底线,该货币的汇率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超出了底线,货币发行当局或最亲密的贸易伙伴政府就会出面干预,最明显的就是日元,当日元在接近100的时候日本政府就会出面干预,而当日元超过130的时候,亚洲其它国家就会不高兴,会去和日本政府谈判,甚至于自己悄悄地大量买入日元。

    第二,在市场上,大的机构、银行是根据自己所持有的外汇资产和负责所承担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等因素来决定自己的汇率报价的,这是因为金融机构要保障其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至于盈利性,只有在保障了安全性和流动性之后才考虑盈利,而小机构、银行则是根据自己在规避风险的时候向大银行平盘时的价格决定自己的汇率报价的。

    索马里先令和美元兑换率,就是李岚确定的索马里先令的价值,在严格的调控下,除非是为了适当的刺激经济,否则新货币的印刷,都是经过最严格的控制。并不说,李岚喜欢印多少,就有多少钱,因为产业值上不去,多印钞票自然会照成纸币飞速的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