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一旦错过了,那后面可能花十倍、百倍的成本都很难追回来。

    上辈子有家公司,一年上千亿的研发投入也才在几个细分领域有所收获。

    之所以成本这么高,一来是因为历史的欠账太多,投入回报不成正比。

    原本在这个时代投入一份成本,可能就能带来十份收获。而那时,投入十份成本,才可能带来一份收获。

    二来时代变了,研发的成本更加高昂。

    物价、人力、技术、验证、应用,细分环节更复杂,缺少积累的情况下,需要短期多次迭代,成本叠加起来更巨大。

    而如今,少走弯路的机会摆在眼前,彭万华觉得他应该要做点什么。

    摆在他面前的,有两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忽悠,哦不,是劝说倪洸南加盟。二是合理合法的资金来源问题。

    彭万华思路逐渐清晰。

    他继续侃侃而谈道:“倪老师,如今国内的现状您应该很了解,一来各个研究所都很缺钱,不知何时开始流行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调调,而且上面对这块的投资逐渐缩紧,很多研究所都开始自谋出路。

    二来整个电子行业一盘散沙,除了大型机有所成就之外,民用小型机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标准,这都是在国外产品没有进入国内的情况下,勉强还能生存。

    真到哪天国内市场放开,所有的品牌估计在国外品牌的冲击下一冲即散,整个民族的电子产业都将损失惨重。”

    彭万华可不是在危言耸听,事实上,前世的确发生如此惨像。

    1992年国家对计算机进口管制放开,1993年西方国家向国内出口计算机禁令失效,供需双方达成一致,国外品牌疯狂融入国内,国内厂家溃不成军。

    以巨人集团为例,这家在1992年还是电脑行业的龙头企业,结果一放开,便被冲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