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曰子以来,袁买一直在苦苦思索化解曹艹这个优势的对策。经过再三思量,想到了谋取献帝的诏书,然后大肆宣传,在舆论上向曹艹制造压力的策略。
这个方法其实是后代政客常用的伎俩,在扳倒对手之前,总是先通过舆论宣传,搞坏对手的名声,然后在道义上占据主动。
但袁买也明白,以曹艹的狡诈和谋略,自然会对献帝严加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尽在曹艹的掌控之中。要不然年轻的天子也不会绞尽脑汁的通过“衣带诏”的方法,才能向国舅董承传达旨意。
姑且不说派去京城的人是否能见到天子,就算见了皇帝,周围遍布曹艹的耳目,又能如何?
既然从皇帝身上拿不到“讨贼”的诏书,袁买便把目光转向了国舅董承。
按照历史的自然发展,此时献帝已经向董承授予了“衣带诏”,密令他召集忠良,某诛曹贼。要是能把这封“衣带诏”弄到手里,以后和曹艹对决的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奉诏讨贼”了!
倘若“衣带诏”到手,将会逆转袁、曹双方的角色,让曹艹从“奉天子讨不臣”的忠良变成, 篡权欺君的歼贼,对于袁买来说绝对是一个大杀器。乱世之中争锋,仅仅靠军事手段远远不够,要是能够在政治和军事上相辅相成,将会大大的增加获胜的几率。
但要想从董承手里把“衣带诏”骗出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和天子姓命攸关的重要物件,董承怎会把“衣带诏”轻易示人?
思前想后,袁买便打起了张机的主意。
张机不仅仅是闻名天下的神医,同时也曾经在京城做过官,在文武公卿之中应该有一定的人脉。若是由张机出面向董承讨要衣带诏,就会大大的增加把握;倘若张机与董承是旧识的话,那就更加事半功倍了!
而且,在来并州之前,张机一直在南阳和荆州活动,他出现在许昌的话,应该不会引起曹艹耳目的注意,更不会想到张机的出现与袁家有关。
以上的种种考虑,就是袁买对张机势在必得的原因,故此才会对这位神医恭敬有加。
“仲景先生,请喝茶!”
袁买面带微笑,举起茶杯向张机敬茶。
张机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连声道谢:“多谢公子款待,张机何德何能,作为使君的座上宾,三生有幸也!”
袁买滋润了下嗓子,轻声道:“太原郡丞职位一直空缺,太守王凌长于军事,对于政务却是不精,一直想让我派个人过去协助他处理政事,不知仲景先生对于这个职位是否称心?”
这个方法其实是后代政客常用的伎俩,在扳倒对手之前,总是先通过舆论宣传,搞坏对手的名声,然后在道义上占据主动。
但袁买也明白,以曹艹的狡诈和谋略,自然会对献帝严加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尽在曹艹的掌控之中。要不然年轻的天子也不会绞尽脑汁的通过“衣带诏”的方法,才能向国舅董承传达旨意。
姑且不说派去京城的人是否能见到天子,就算见了皇帝,周围遍布曹艹的耳目,又能如何?
既然从皇帝身上拿不到“讨贼”的诏书,袁买便把目光转向了国舅董承。
按照历史的自然发展,此时献帝已经向董承授予了“衣带诏”,密令他召集忠良,某诛曹贼。要是能把这封“衣带诏”弄到手里,以后和曹艹对决的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奉诏讨贼”了!
倘若“衣带诏”到手,将会逆转袁、曹双方的角色,让曹艹从“奉天子讨不臣”的忠良变成, 篡权欺君的歼贼,对于袁买来说绝对是一个大杀器。乱世之中争锋,仅仅靠军事手段远远不够,要是能够在政治和军事上相辅相成,将会大大的增加获胜的几率。
但要想从董承手里把“衣带诏”骗出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和天子姓命攸关的重要物件,董承怎会把“衣带诏”轻易示人?
思前想后,袁买便打起了张机的主意。
张机不仅仅是闻名天下的神医,同时也曾经在京城做过官,在文武公卿之中应该有一定的人脉。若是由张机出面向董承讨要衣带诏,就会大大的增加把握;倘若张机与董承是旧识的话,那就更加事半功倍了!
而且,在来并州之前,张机一直在南阳和荆州活动,他出现在许昌的话,应该不会引起曹艹耳目的注意,更不会想到张机的出现与袁家有关。
以上的种种考虑,就是袁买对张机势在必得的原因,故此才会对这位神医恭敬有加。
“仲景先生,请喝茶!”
袁买面带微笑,举起茶杯向张机敬茶。
张机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连声道谢:“多谢公子款待,张机何德何能,作为使君的座上宾,三生有幸也!”
袁买滋润了下嗓子,轻声道:“太原郡丞职位一直空缺,太守王凌长于军事,对于政务却是不精,一直想让我派个人过去协助他处理政事,不知仲景先生对于这个职位是否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