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至摩和这些英国的文化精英们相谈甚欢。

    他本身有才学和风度,极为推崇国外的思想和文化,和这帮剑桥大学出来的文化精英在思想观念上没有隔阂。

    他还讲起了林子轩游览剑桥大学的往事,并用英文朗诵了那首《再见,康桥》。

    诗作中对于剑桥的描述和赞美无疑很符合这帮人的胃口,他们对林子轩的好感度大幅度的提升,觉得林子轩和他们在精神上是相通的。

    艾略特请徐至摩转告林子轩,希望能把这首优美的诗歌发表出来。

    事实上,他正在创办一本评论季刊,叫做《标准》,准备在10月份发行。

    《荒原》这首诗作就会发表在《标准》的创刊号上,他希望林子轩的这首《再见,康桥》也能同时刊载在《标准》上。

    徐至摩答应下来,会给林子轩发电报,获得林子轩的许可。

    《标准》这本杂志从1922年一直发行到1939年,是艾略特从事文化批评的主要工具,它致力于古典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复兴。

    《标准》摆出的姿态是一种平静的超然,它只恪守阿诺德式的批评才智的自由游戏,是一本相对高端和专业的杂志。

    曾经在《标准》上发表文章的有伍尔芙、劳伦斯、叶芝、阿尔多斯赫胥黎、福斯特,以及温翰刘易斯这样的作家。

    同时也给普鲁斯特、瓦雷里、克科托和其他欧洲作家第一次在英语中露面的机会。

    《标准》虽然是一本发行量不超过八百份的小杂志,却对英国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聚会结束,徐至摩离开,他仍然沉浸在兴奋的状态之中。

    刚刚,他和英国文化界最顶尖的一群人进行了交流,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并接到了下一次的邀请,这是一种荣誉。

    对于这个圈子而言,他们对新人的加入极为苛刻。